2013年11月2日 星期六

排灣族美食吉那夫

美食吉那夫 顯現原住民智慧

 
 原住民排灣族與魯凱族常吃的「吉那夫」,有如粽子,卻包裹假酸漿葉,吃多了也不脹氣,是原住民的智慧。
 

排灣、魯凱、卑南族的美食、小米或芋頭吉那夫,在原民餐廳推廣下,讓都市人享受到原鄉風味的美食。以小米漿製成如漢人的粿,稱為阿拜(Abai),如粽子的就是吉那夫,內餡食材可以變化,甚至有人還包蝸牛肉。
  長條狀的「吉那夫」是用小米、糯米加上肉類,以假酸漿葉為內層葉子,外層包上月桃花葉,並以芒草或花梗紮好蒸煮。 台東縣達仁鄉的排灣族人說:原住民美食展現祖先的智慧,以假酸漿葉包裹在小米或糯米的外緣,一併吃了,有助消化。 排灣族稱假酸漿葉為Lavilu, 分布在台灣中南部低海拔山坡林地邊緣、樹叢、路旁及平野地區。吉那夫或阿拜煮熟後,假酸漿葉子黏附在小米上,可連葉一起吃,口感帶點甘苦味及葉子的辛香,口味特殊。 假酸漿葉通常都是到山上採摘,外面買不到,且容易枯萎,所幸現在從原鄉宅配到都市很方便,目前一般家庭也常吃,不必在特別祭典才可吃到。
 

3 則留言: